

会议合影
2024年6月26日,“人工智能时代的气候韧性建筑与城市设计”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A103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磊教授、何玥儿助理教授组织召集,邀请到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重庆大学刘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燊教授、天津大学党睿教授、湖南大学张荣鹏教授。会议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特聘教授致欢迎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齐奕长聘副教授主持,学院众多师生参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建筑和城市的气候韧性。



会议开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特聘教授进行欢迎致辞。范院长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重新思考城市建成环境提供了独特的机会,高校应提升科研质量并注重创新。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能够分享经验和智慧,促进学科发展,并为城市可持续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特邀嘉宾清华大学副院长、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林波荣教授,带来了《人工智能建筑应用的思考和探索》的专题报告。
林教授强调“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低碳化、健康化和智能化”,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维护等阶段的前沿性应用,分享了其团队在AI辅助高维度设计、软件开发以及系统运行优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最后,林教授极具前瞻性地指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并做出总结——“未来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时代创新内涵,抢抓科研范式变革机遇,增强学科源头创新”。

第二位特邀嘉宾是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首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刘猛教授。 刘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住宅建筑分散式空调柔性用能评估》的专题报告,从住宅建筑空调使用模式、空调柔性用能指标构建和居住区空调柔性用能分析三个方面,深入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建筑热环境营造的关键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 刘教授详细介绍了空调原始数据预处理再到最终分析的全过程,针对原始大数据存在的数据量庞大、质量参差、具有时效性等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住宅动态热需求画像,进而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热需求变化的柔性用能评价方法,应用于居住区空调柔性用能调控。

第三位特邀嘉宾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燊教授。 徐教授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建筑减碳设计理论研究》。 徐教授介绍了在资源约束、资源牵引以及AI驱动下,建筑设计由传统的建筑设计理论转向建筑减碳设计理论,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城市尺度太阳能光伏潜力评估方法,以快速评估城市建筑的光伏潜力,优化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第四位特邀嘉宾是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睿教授。 党教授以《关于规律、机理、理论创新的思考》为题,以对博物馆照明设计的研究为例,提出了机理研究的三个作用,即解释规律原因、发现自然内在奥秘,更新既有方法、使规律计算更准确,以及提出新的方法、实现未知规律计算。 随后又阐释了理论创新的必要性,最后总结到——“无论是规律机理还是理论,都属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范畴,目的是探寻宇宙的奥秘,推动技术的进步。 科技创新是国家赋予我们,尤其是我们青年学者的历史责任。 ”

第五位特邀嘉宾是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张荣鹏教授。 张教授带来了题为《建筑能耗模拟助力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 张教授深入介绍了Energyplus模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建筑能耗模拟优化建筑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的碳足迹。 张教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建筑能耗模拟的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最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何玥儿博士带来了《光伏板对城市温度的影响研究:高密度城市规模化安装光伏板的思考》的汇报,她指出分布式光伏在城市中的规模化应用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不仅能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还可能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何博士汇报了目前正在深圳和新加坡同时进行的实测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不同安装形式下光伏板的热学特性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机制,并汇报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旨在为城市大规模部署分布式光伏提供新的科学视角和依据。


专题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与参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科研与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在圆桌讨论中,林波荣教授强调了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鼓励大家多参与如计算机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艺术专业等不同领域的交流讨论,又以清华大学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与计算机系进行学科交叉合作培养学生在数据算法方面的能力。刘猛教授则指出了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强调应该通过从易到难的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们的数据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理论讲授应与产业紧密结合,以便学生们日后更快地融入行业。此外,林波荣教授还强调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认为高校应承担一些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库来提高效率。在专家们的分享与讨论交流中,研讨会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