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通知

会议回顾|“气候适应型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

“气候适应型城市设计”

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介绍

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与“双碳”战略共同推进的背景下,“气候适应型城市设计”主题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04月18日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举办。

会议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朱颖心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石邢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曹世杰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刘刚教授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田真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明廷臻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莫金汉 教授 等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通交流讨论,旨在深化研究内涵、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助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会议合影

会议首先由深圳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崔宏志教授进行欢迎致辞。致辞中指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学术交流与互动,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成为青年学者和专家分享经验、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契机,共同为气候适应型城市设计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主题演讲

1时空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分布式光伏与电动网约车灵活资源动态耦合机制

唐海达副教授围绕《时空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分布式光伏与电动网约车灵活资源动态耦合机制》进行了专题报告。 提出了将电动网约车的灵活特性与城市分布式光伏系统进行协同利用的思路。通过合理安排电动车的使用平衡城市电网负荷的策略,使城市建筑不再只是“消费”电力,而是能够“生产、消费、储存和调节”电力。

唐海达副教授

2基于城市多源数据的室外热环境健康性能评估与设计优化

田梦助理教授围绕《基于城市多源数据的室外热环境健康性能评估与设计优化》开展了专题分享。 报告主要聚焦两方面内容:一是针对UTCI超标区域进行热环境优化;二是综合考虑城市环境、边界特征与人口分布等多因素,实现高风险区域的快速识别与响应,为城市设计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田梦助理教授

3城市热韧性预测与优化——基于高维表征指标与物理知情神经网络PINN

钟国栋博士就《城市热韧性预测与优化——基于高维表征指标与物理知情神经网络PINN》进行了分享。报告针对城市热韧性中“预测”与“优化”两个关键技术难点进行讨论。预测部分借助综合模型和增加物理约束,在不同任务间数据迁移,以提升模型计算性能。并且探索了小样本训练方法,降低了模型的数据需求。优化部分提出街区范式模型与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优化设计实现以气候韧性为导向的城市街区优化设计

钟国栋博士

4光伏与绿化协同的生产型表皮

李春莹副教授就《光伏与绿化协同的生产型建筑表皮》主题进行报告,介绍近期开展的光伏组件与立体绿化复合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生产型表皮”相关研究,如新型光伏绿化复合立面、复合型光伏百叶绿化幕墙等。旨在提高建筑表皮对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优化室内外环境品质,为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新思路。

李春莹副教授

5城市微气候研究:科学认知和主动应对

何玥儿助理教授作了《城市微气候研究:科学认知与主动应对》主题报告。在“科学认知”方面,介绍了其在热带和亚热带高密度城市微气候特征、热舒适阈值以及城市形态气候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主动应对”部分,聚焦于城市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中的光伏能效与热效应问题。旨在为城市大规模部署分布式光伏系统提供新视角。

何玥儿助理教授

三、会议交流

讨论&点评

各位专家教授对青年学者的研究给予了肯定,并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围绕研究的应用可行性、未来发展、数据获取途径及变量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宝贵见解。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